淚水中的醫治與更新

青青河畔30 Aug 14, 2025
  • Jennifer Lai (鄭紀文牧區)

在今年教會的三十週年慶典活動中,我經歷了從未體驗過的聖靈大大澆灌的時刻 ⋯ 一個完全跳脱自己的時刻!那是在康邁克牧師特別為全地轉化事工團隊禱告的聚會中發生的,一向理性自處,在眾人面前總是保持矜持的我,竟在聖靈的觸動下,放聲痛哭,完全超乎我的想像,也非我的意志所能控制⋯ 

當時在走近舞台,準備接受牧師禱告的途中,我的腦海思索著:我是否應該像其他人一樣被聖靈觸摸後躺下?我也在口袋裡備好衛生紙,預備在流淚時可以使用。然而,就在牧師為站在我身旁的一個家庭禱告時,我感受到空氣中似乎有一股振動的力量。當牧師的手觸碰到我那一刻,如同開關被啟動,我瞬間崩潰大哭,完全無法自已。那是一種像孩子受到委屈時的嚎啕痛哭,我的靈深處浮現出童年的傷心畫面—那些未被愛包圍的孤單與委屈。

身體上,我清楚自己還是清醒的,但這種哭泣卻完全不受理智控制,如同海浪一波又一波湧上來,直到將內心多年累積的不快徹底沖刷殆盡才平息。從頭到尾,我幾乎不記得牧師為我禱告的內容,只知道自己哭了很久很久。印象中,我極少如此失控地哭泣,更別說在人前如此。 

這次經歷,也讓我回顧了自己的原生家庭,覺得家人間外表看似和樂,實際上卻缺乏深入的了解與情感交流。祖母與外婆皆是童養媳,父母因相親而結婚,缺乏愛的基礎。外公早逝,母親自小缺乏父愛。在五個兄弟姐妹中,我是長女,從小承擔許多責任,也常被母親嚴格對待——做得好是應當,稍有不足就會受到責罵。母親鮮少給予鼓勵、讚美或安慰,更遑論心靈的交流。童年時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,直到自己成為母親後才明白,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靈會有很深的負面影響。

我在 2004 年 9 月與先生一同來到教會,隔月決志,同年 12 月受洗。當初來教會,是因先生突發憂慮症,而我自己也長期受焦慮困擾。透過先生的台灣同事介紹,我們來到生命河靈糧堂。初次聽劉牧師的信息,就感到備受激勵,因此在還未真正了解基督信仰的情況下,在一次呼召中就決志受洗。當時我對受洗的理解,與高中時被家人帶去寺廟歸依並無太大差別,只覺得這是一個鼓勵人,充滿愛的宗教儀式。

後來,我進入教會工作,先生也成為小組長,我自然擔負起小組長妻子的責任。然而,由於信仰根基不穩,我時常懷疑神的存在,總認為自己的信仰很虛假;又覺得神揀選了我先生,而我只是依附他之下。即便偶爾經歷聖靈的感動,我的理智也會立刻將其歸因於巧合,或只是內心的自我對話。

然而,這次聖靈的澆灌徹底改變了我的心。我知道,神從未離棄我,祂要修復我內心深處的創傷,讓我真實地感受到祂的同在。當天晚上,我翻閱劉牧師的新書,書中他提到,1991 年曾參加韓國河用仁牧師舉辦的「萬國敬拜讚美節慶」,這勾起了我的回憶 — 同一年,我也在同學邀約下,參加了在台北舉行的「萬國敬拜讚美節慶」,雖然當時聽不懂韓語,但體育館內數千人同心敬拜的場景,讓我感動落淚! 

如今,我明白了 — 我並不是依附在先生之下才被揀選的;原來,神早已揀選了我!祂知道,如果等我把聖經讀完,完全理解後才受洗,可能要非常非常久⋯ 祂的揀選,早已先於我的認知與準備,而我,只需單純地回應祂的愛!